中新网苏州3月23日电 (记者 吴瞳)“爸爸、妈妈,愿你们魂归自然。”23日,苏州市民凌根润与其他兄弟姐妹一同将父母的骨灰安葬在一棵树下,并在树前的大理石标记旁放上了鲜花。
当日,位于苏州市凤凰公墓内的绿色殡葬纪念园启用,内设树葬、草坪葬、壁葬、花坛葬、海葬纪念碑等多个区域。该市第十九次骨灰树葬活动也在此举行,共105户家庭参与今年集体树葬活动。在默哀后,一份份骨灰被安葬在一棵棵树苗下,寓意逝者生命长存,代代延续。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3年苏州市首次开展集体骨灰树葬活动以来,参加该活动的家庭数量已从最初的8户上升到今年的105户。与此同时,选择海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等绿色节地殡葬的市民也逐年上升。
近年来,苏州墓地资源的供小于求使得墓葬价格持续上涨。苏州市殡葬管理所赵磊介绍,根据2012年10月出台的《市区推行绿色殡葬工作实施办法》,如果苏州户籍市民选择海葬、树葬、可降解骨灰盒葬的,每例可补贴2000元;花坛葬、壁葬为每例补贴1000元。
虽然苏州大市范围内29家经营性公墓都开设了绿色殡葬点,但真正实现大面积绿色殡葬的并不多。
2012年,苏州市第十八次集体骨灰树葬,有96户家庭参与。同年,苏州举行首次集体海葬活动,11位去世市民的骨灰魂归碧海。而当天记者在该纪念园“可降解生态葬区”的名单墙上看到,目前仅刻有一个名字。
“市民选择绿色殡葬比例目前较低,每年树葬、海葬等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例,但每年城区火化量要在一万五以上,选择墓穴安葬亲人依然占大多数。”苏州市殡葬管理所赵磊说,“希望通过纪念园的示范作用和政府惠民补贴政策,能有更多的市民接受绿色节地殡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