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工厂搬迁没有人管烈士陵园成荒草园

 甘井子区海茂村老龙头山上,长眠着一位为支援解放战争牺牲的英雄——吴屏周。他为了有力地支援前线,在一次检测炮弹实验中不幸牺牲。为了缅怀他,523厂将其安葬在厂内。每年清明节,不少市民及附近学校学生都会来到烈士陵园扫墓。然而,如今的烈士陵园却随着523厂的搬迁而遭到破坏,不仅杂草丛生,两扇大门也不知去向……其现状,着实让人心痛。附近居民、学校师生呼吁对陵园加以保护。

 

  现状:烈士陵园荒草一人多高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甘井子区原523厂厂区内。工业遗迹厂房成了废墟,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山体被铲平硕大的山石堆起十几米高,几辆机械车马达轰鸣忙碌不停。一条扬尘小路从厂区门口通向厂内,道路两旁尽是杂草及枯树,毫无生气。记者沿着土路几经周折,在一片杂草丛中找到了吴屏周烈士的陵园。四周一人多高的荒草将陵园遮掩,看门的两个石狮也没了往日的神采。若不是门柱上刻着“山霞千古存浩气,海啸朝夕慰英灵”的挽联,很难辨认出这就是英雄的安葬之处。陵园的两扇大门早已不知去向,走进院内,里面到处都是荒草,两座大墓在几棵苍柏的映衬下愈加显得悲凉。靠近南侧的是吴屏周的墓地,北侧为安疆的墓地,两座墓碑上分别记录着两人的生平及贡献。由于年久失修,石砌的墓地被风吹雨淋,损坏十分严重。

 

  功勋:为支援解放战争壮烈牺牲

  “厂子搬迁后这里就成了废墟,墓地也没人看管了。”厂区看管员徐大爷向记者道出了烈士陵园荒芜的原因。2010年,523厂陆续结束了搬迁,厂区被其他公司动工改造,原来的厂房被夷为平地。吴屏周烈士的陵园也因疏于管理而变成了荒草园。但说起吴屏周的事迹及其对523厂的贡献,徐大爷却如数家珍。

  1916年吴屏周出生在安徽巢县汪家桥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聪颖好学的他,在家庭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半工半读上完小学,考进芜湖职业中学。1936年考入芜湖铁路局机务段,当了一名火车司机。1937年12月,日寇攻占芜湖,吴屏周激昂地表示:“我宁愿饿死,也决不给日本鬼子干活!”毅然放弃全家赖以为生的职业,回到了家乡。次年,吴屏周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吴屏周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十大队教导员。他带领游击武装配合新四军主力狠狠打击了日伪。

  “解放战争时期,吴屏周被调到大连担任炮弹厂厂长。当时厂子叫大连建新公司裕华炮弹厂,就是523厂的前身。”徐大爷说,大连生产的炮弹有力地支援了前线。粟裕曾赞扬说:“华东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但不幸的是,吴屏周与吴运铎在1947年9月23日进行炮弹试验时壮烈牺牲,年仅31岁。为了缅怀吴屏周,工厂为其修建了烈士陵园。安疆烈士是在大连往鞍山运钢材时被敌军炮弹炸到不幸牺牲的,1949年长眠于此。

  可能会搬迁到

  大型烈士陵园

  吴屏周的事迹被后人传颂,烈士陵园的正门前立着一座写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石碑。每年清明节都会有市民及大批学生来陵园扫墓,甚至有外地军人慕名来此缅怀先烈。甘井子区海北路小学就将这里作为爱国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来扫墓。“今年寒假前,我们发现陵园长满荒草,心痛之余,特意组织学生前来清理。”海北路小学潘老师表示,作为距离陵园最近的小学校,师生都希望陵园留在原地,“毕竟这里是吴屏周先烈奋斗过的地方。”潘老师认为,管理方应该加强对陵园的养护。

  采访中也有人表达了另外的观点:将陵园归入大型烈士陵园,供后人祭扫。对此,记者采访了吴屏周烈士陵园所在地现今所属公司,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等到原厂区内的所有企业都搬迁完毕,他们想将吴屏周、安疆烈士陵园搬迁到大型烈士陵园,正在和相关部门协商此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烈士陵园荒废,时机成熟,就完成迁陵工作。”

本季热卖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