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天津市越来越多社区推广文明殡葬新风

连日来,每日新报与天津市民政局殡葬事业管理处开办的“引领文明绿色祭扫”专栏受到很多社区工作人员的赞扬,大家纷纷表示,在社区内大操大办丧事,烧纸放炮祭奠先人等,不仅影响社区环境卫生,制造空气污染,而且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社区里倡导移风易俗办丧事,提倡“社区共祭”、“家庭追思会”、“鲜花祭奠”等文明祭扫新风,是十分有必要的。

  居委会主任上门劝导节俭办丧事

  昨天(22日),河西区气象南里社区居委会主任张丽娜说:“近5年来,我们这个有着3000多户家庭、8000多人口的社区,都没有出现吹打念经、大操大办白事的,搭灵棚的都很少。我们要求社区里谁家有亲人过世了,主管民政工作的居委会主任要在第一时间赶到居民家中,一是带去慰问,二是劝导居民节俭办丧事。现在,我们社区里,谁家办丧事,基本都是在楼门口放点花篮,有的连花篮也不放,我们居委会工作人员常常看不出人家办丧事了,还得由楼门长提醒我们才知道,赶紧到人家去慰问。”

  去年全市80万居民参加社区共祭

  河西区天塔街环湖东里社区是天津市践行文明共祭活动的先进社区。社区刘主任说:“随着文明祭祀方式的逐步推广,往年烟雾缭绕、纸灰乱飞的情景正在逐渐发生改变。”滨海新区大港古林街社区服务站也积极践行“都市文明社区共祭”活动,来自古林街凯旋苑社区的数十社区居民都参与过祭奠活动。活动旨在推动人们提升社区文明素质,倡导文明低碳的祭奠方式。本市东丽区华明镇的部分居民在社区街道的组织下,去年也共同举行了一次社区文明共祭。像华明镇这样以街道社区为单位组织文明共祭的社区,去年本市涌现出上百个,全市80万居民参加了社区共祭活动。

  殡葬部门:今后将逐步取消焚烧箱

  市殡葬事业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卢永指出,《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的颁布,对规范人们的祭奠行为,提高城市文明形象,推进天津市开发开放与国际大都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通过各级民政部门、街道社区及各个媒体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出了许多取代烧纸陋俗的文明祭奠形式,其中,“都市文明,集体共祭”、“家庭追思会”、“鲜花祭奠”和“社区共祭”等形式,深受广大市民的认同与接受。另外,应广大市民文明祭奠需要,市民政局还专门筹建了祭奠网站“津祭网”,广大市民可以利用这个平台祭奠自己的亲人。登录市民政局网站,点击相应图标即可进入祭奠网站。

  清明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卢永主任表示,市民在家门口参加社区文明共祭,其实这不只在更大范围内倡导了文明祭扫新风,同时也有效缓解了清明期间各大殡仪馆周边的交通压力。今后5年,本市将在更多社区街道推广社区文明共祭,并逐步取消焚烧箱

本季热卖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