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石城殡葬改革树新风

 中国江西网赣州讯 信息日报记者李湖明报道:中国农村丧葬旧习,是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传统陋俗,要改变非一朝一夕之事,赣州市石城县同样如此。然而,经过十几年的殡葬改革,如今的石城县已经全面推行农村墓地用地登记,遗体火化率始终保持在100%,这个规模不大的县城,“厚养薄葬”的殡葬新风已经深入人心。

  实行农村墓地用地登记

  自2001年以来,石城县就对殡葬改革工作施以重拳,先后下发十多个文件,做了详细的规划和部署。其中,石城县全面推行农村墓地用地登记的做法颇具特色。

  2009年,石城县被列为“全省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的7个试点县之一。同年,该县出台《石城县农村墓地用地管理办法》,严格实行墓地用地申报登记制度,这是农村公益性墓地普遍建立之前,对于墓地用地的有效管理方式。石城县还规定,凡是有农村公益性墓地或骨灰堂覆盖的行政村,骨灰必须葬入公墓或存放在骨灰堂,还没有覆盖的行政村必须实行丧葬用地申报登记制度,否则不享受免费火化政策,从而增强了群众不随处建坟的自觉性,较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建立风水从业人员管理机制

  在农村的丧葬习俗中,“风水先生”的意见和言行对事主办丧的影响极大。为此,石城县成立“县殡仪协会”,把全县主要的风水地理从业人员纳为会员,对他们进行登记造册,并建立联系制度。每年,石城县都以乡(镇)为单位对风水地理从业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和政策宣传,教育他们积极引导事主将火化后的骨灰安葬在公益性墓地或骨灰堂。

  厚葬不如厚养

  “体现对老人的孝,应当对老人多体贴关心,让老人在有生之年过得幸福。厚葬不如厚养,在老人过世后,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一切从简,别浪费不必要的精力和钱财。”石城县民政局干部黎海辉告诉记者。

  近年来,石城县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工作,推行由干部带动群众的“厚养薄葬”殡葬新风。当地同时通过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等方面,对党员干部在殡葬改革中进行全面监督,对违反规定的从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