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丧葬“奢靡之风”该刹

近日,新华社关于福建沿海城市福州、泉州等地一些农村发达地区豪华丧葬的报道,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豪华”,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斥巨资私自建造巨墓。这些巨墓工程浩大、占地数亩、用料讲究、雕梁画栋、造价昂贵,有的总耗资要几百万元。其二,丧事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出葬仪式正式开始后,仪仗队、鼓乐队、花车队、艳舞车队依次排开,后面紧随着送葬的亲友,送葬队伍绵延一两公里,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这样的送葬仪式说是要花费上百万元。其三,丧事之后“浩浩荡荡”的大宴席,燕窝、鱼翅、鲍鱼、龙虾、肉蟹、东星斑、佛跳墙、虫草炖老鸭……流水席办个上百桌、连摆三天也是寻常。一场宴席花费20万元是起步,50万元很正常。

  有人认为,福建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财富集中,办丧事多花钱可以理解。何况,中华民族一向注重孝道传承,“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适当举行祭奠仪式可“哀思追远,致敬示爱,承良竟志”,也无可厚非。只是,这种豪华丧葬动辄数十万、上百万,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即便在“有钱”的福建沿海农村地区,也是极少数家庭承担得起,可是将丧葬操办得“风光”、奢靡却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根本就在于葬礼“慎终追远”的内涵已经变味,它沦为攀比、“斗富”的一个手段。

  “斗富”,就是把丧葬的操办当做一次面子的比拼,谁花钱越多、办得越盛大风光,谁就越有派头、越有面子。于是,人人比“排场”—你搭100个拱门,我200个;比“宾客”—你请来村长,我请来镇长;比“阔气”—你宴席摆50桌,我100桌。炫富花样翻陈出新,奢靡之风愈演愈烈。

  豪华丧葬与文明祭祀背道而驰,影响恶劣。首先,造成严重的社会浪费,单单吃喝一项,晋江一村支书就算了一笔账:“不算账不知道,一个村光吃喝就能吃掉几百万元,一个镇能吃掉近1亿元,生活再富裕也扛不住这样糟蹋。”其次,加重家庭负担、影响家庭稳定。在攀比心理的驱逐下,不富裕的民众“宁穷一年,不穷一天”,东挪西凑去讲究排场,未富先奢,一次操办下来可能负债累累、拖垮家庭。更严重的是,浊化社风民风。晋江另一干部忧心忡忡地表示:“我们当初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艰苦创业的精神传统。如果斗富风不刹住,把根丢了、魂丢了,这才是最危险的。”成由勤俭败由奢,攀比心理、奢靡之风还会腐蚀一个地区艰苦奋斗、肯拼实干、淳朴厚道的“精气神”,腐蚀一个地区发展的根基,同时也败坏社会风气。

  丧葬“奢靡之风”该刹住了!只是,移风易俗、反奢倡俭并非易事。在节俭办丧方面,党政领导干部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去年年底,中央就下发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尤其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基层领导干部的举动能够有效辐射影响其他村民的行为。其次,要引导民众转变观念,“祭而丰,不如养之厚”,如果真孝,就在父母生前尽心尽力,厚养薄葬。同时,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面子观”:以攀比斗富、奢侈浪费为耻,以勤俭节约、用之有度、乐善好施为荣。像晋江市磁灶镇的一些村民,去年把从婚丧节庆中节约下来的钱捐给当地学校和村级养老机构,总计达4000多万元。这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季热卖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