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生态殡葬何时不再曲高和寡?

 寓意着逝者在水莲的陪伴下长眠大海的海葬仪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昨天,我省2600多名丧属参加海葬公祭仪式。其中,我市共安葬骨灰坛77个,是去年的近4倍。今年,我市首次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参加海葬活动的市民每人500元补贴。

  泉城77位逝者魂归大海

  4月18日12:00,载着211位丧属的3辆大巴车从济南驶向青岛,他们将参加19日上午的海葬公祭仪式。

  4月19日8:00,青岛八大峡码头弥漫着悲伤的气氛。阴沉的天空下,等待领取骨灰的丧属沉默不语。

  9:30,海葬公祭仪式开始。伴随着哀乐低回,祭文声声,丧属们低下头,默默擦拭泪水。

  10:00,集体行默哀礼后,怀抱鲜花和骨灰盒的丧属陆续登船。随着9声礼炮鸣响,载满济南丧属的4艘海葬船起航。

  10:20,海葬船到达指定海域。工作人员组织家属将水莲形骨灰坛放入吊篮,通过手动装置将吊篮缓缓摇下放入水中,骨灰坛随后慢慢沉入海底。

  报名参加海葬家庭增多

  “我的父亲是抗战时期的老干部,这一辈子没给国家添过麻烦,临终前嘱托我们,选择国家所倡导的环保安葬方式处理他的后事。”来自济南的夏女士说。

  据了解,本次海葬是青岛市自1991年开始实行海葬以来第69次海葬,约2600人参加,骨灰撒海739具,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去年,济南首次举行集体海葬仪式,当时有20个家庭报名,实际参加海葬活动的18家。市殡葬协会会长刘贵福介绍,随着市民观念的转变,加之政府购买服务推广绿色殡葬,报名参加海葬的家庭明显增多,“今年报名数量远超预期,海葬、树葬、花葬等生态环保安葬方式越来越受到市民欢迎。”刘贵福说,市民自己进行海葬不方便,为顺应需求,市民政局、市殡葬协会等单位联合组织市民赴青岛参加集体海葬活动。 (本报记者 王晓菲)

  延伸阅读

  我市海葬费用部分“免单”

  2013年,民政部提出鼓励生态安葬,各地要因地制宜开展骨灰撒海、树葬等生态安葬活动,并对家属实施奖励。同时下发《关于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的指导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全国火葬区将全面建立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制度,群众的基本殡葬服务今后将由政府买单。

  记者了解到,2010年10月起,青岛市对本市常住户籍死亡居民骨灰撒海基本费用全部免除,由政府买单让逝者魂归大海。据市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使海葬活动在济南成为习俗,今年政府首次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参加海葬活动的市民每人500元补贴。这500元补贴直接从海葬原本费用的1490元(不含路费、住宿等费用)里减免。

  (原标题:生态殡葬何时不再曲高和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