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2日至25日,由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中国殡葬协会、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就业技术培训指导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首届墓地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在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成功举办。民政部人事司司长包丰宇同志代表大赛组委会在闭幕式致辞,高度评价了竞赛在推动墓地管理员队伍建设,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竞赛是建国以来首次举办的国家级墓地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竞赛以《墓地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密切结合工作实际,设置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试和个人职业技能展示三个环节。为做好本次竞赛的准备工作,各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开展省级竞赛,为全国决赛选拔选手。在两天的竞赛中,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的代表队,竞赛裁判员、工作人员及各界嘉宾汇聚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共同见证了民政行业墓地管理技术能手和优秀技能人才的诞生。79名参赛选手共同角逐大赛的各项奖项,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能水平、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貌。经过激烈而有序的竞赛,共有 6支代表队获得团体成绩奖,18支代表队获得优秀组织奖;有3名选手获得特等奖,12名选手获得一等奖,20 名选手获得二等奖,44名选手获得三等奖,其中,前3名获得个人特等奖的选手,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殡葬行业是送别逝者、慰藉生者的特殊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长期处于悲伤压抑的工作环境中,近距离接触服务各种遗体,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压力和世俗偏见,但他们始终以崇高的职业操守默默坚守平凡的工作岗位,以体贴周到的服务维护逝者尊严,传递人间大爱,为推动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前不久国务院召开的“贯彻两办意见、推动殡葬改革座谈会”和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突出强调了殡葬服务行业的特殊性,提出了对殡葬职工“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新理念,既对广大殡葬工作者长期忍辱负重、辛勤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特别关心,也对他们勇于投身特殊行业、甘于奉献的精神进行了褒扬。本次大赛旨在贯彻落实两次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墓地管理员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动职业技能鉴定,不断加大培养、选拔力度,为加快推进墓地管理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服务殡葬事业改革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民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民政部自2005年以来,开展了以“民政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为核心的民政技能人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成功地开创了民政技能人才工作的崭新局面,有效推进了民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了民政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加快建设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民政部已成功举办三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涉及殡仪服务员、假肢师、遗体整容师、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等5个职业,培养、选拔了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高超技能水平的“技术能手”,在技能工作者中树立了“岗位建功、技能成才”的理想信念,在全行业营造了“尊重技能、鼓励人才”的良好氛围,促进了行业服务能力的提高,受到了普遍的欢迎。目前,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日趋成熟,创出了品牌、创出了效应、创出了影响,已成为民政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民政部将继续推进、完善技能竞赛制度,为广大民政技能工作者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舞台,进一步调动他们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推进民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民政工作的综合实力。
由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殡葬类)民政职业技能大赛同期举办。来自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福建省民政学校等5所职业院校的86名选手参加了遗体接运工、殡仪服务员、遗体火化师、遗体整容师、遗体防腐师和墓地管理员等6个殡葬类职业的竞赛。这是在职业院校中推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院校竞赛的成功举办,对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民政事业选拔输送了优秀专业人才。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中国殡葬协会、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领导同志及竞赛选手、裁判员、工作人员、各界嘉宾近300人出席了竞赛闭幕式。
(原标题:加强人才培养 贯彻两办精神 推动殡葬改革第三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首届墓地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殡葬类)民政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本文来源:民政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