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推行殡葬改革利在千秋

 当前农村,但凡有丧事,都会大操大办,披麻戴孝十几天,各种法事轮番上演,屡见不鲜。失去亲人的在生之人弄得是疲惫不堪,苦不堪言,简直是“活受罪”,劳命伤财。更不可理喻的是,一些乡民却将“在家停了多少天,做了多少法事,出殡是不是隆重,修坟是不是气派”等等作为考量子孙孝心的标准,以舆论压力对当事人进行强迫性的要求。中国人好面子,讲究各种礼俗,纵有开明之士认识到丧事大操大办的不可取,深切痛恶铺张浪费的陈规陋习,但往往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4月25日,我县殡葬改革动员大会召开,正式吹响了殡葬改革的号角。殡葬改革,就是为了破除看风水、选坟地、搭灵棚、摆路祭、出大殡等封建迷信与铺张浪费现象,大力提倡文明、简朴、节约办丧事的殡葬礼俗,减少铺张浪费的靡靡之风,建设良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实际上,厚养薄葬的良好风俗古已有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与其亲人死后大做法事超度亡灵,还不如在生之年对他们殷勤侍奉,端茶递水,煎药熬汤,尽享天伦之乐,给后辈们做一个“父慈子孝”的表率。

  给亡人修缮坟陵,其首要目的,是为了给后人提供一个缅怀先祖、寄托哀思的场所。如今,一些地方却借此大兴修坟护陵工程,将原有的坟圹扩大加固,树立高耸的石碑,肆意侵占了许多原本肥沃的耕地。这样做,不仅浪费了广阔的土地资源,而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还逐步唱响了封建迷信的神鬼之音,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一股歪风邪风。

  推行殡葬改革的意义正在于节约土地资源,减轻群众丧葬消费,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可以说,殡葬改革如果取得实效,将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大善事。

  我们须知,顺应殡葬改革新形势,就是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千秋受用的宝贵精神财富。(

本季热卖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