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在盐城市盐都区农村公益性公墓大纵湖镇建设现场,宽阔平整的道路,高大庄严的门楼,整齐划一的墓穴,配套齐全的设施,密植均匀的绿化……这得益于近年来盐都区区委、区政府坚持全员发动、全面规划、全程跟踪、全力推进,将殡葬改革工作列为为民办实事工程一抓到底。
正视矛盾,全面整治乱埋乱葬坟墓现象。
盐都区总人口约72万人,每年死亡人数5000人左右,乱埋乱葬矛盾一度积重难返。区民政局核实摸底、上报,引起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在全区开展乱埋乱葬坟墓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民政、国土、建设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合力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同时,该区还适时组建区、镇殡葬协会(分会),建立了党政领导、民政负责、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从2011年起,该区划拨1000多万元作为全区农村散坟专项整治补助经费,镇级财政给予配套。坚持因势利导、奖惩并举,积极动员群众搬迁散坟,并分别给予每座500——1500元不等的专项补助。对整治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问责。当地媒体以及各镇(街道)、村(居)委会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舆论宣传。
截止目前,全区共整治散坟6.5万座,节约土地523亩,并初步实现了公路、园区内主干道两侧500米范围内基本无坟头目标。
科学统筹,高起点规划建设公益性公墓。
该区通过召开区政府常务会、片区过堂会、基层干群座谈会等方式,高层次规划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区民政局多次组织各镇(街道)民政助理并邀请相关专家随行,奔赴先进地区学习经验。
在建设过程中,该区充分利用老坟场或废塘弃沟等资源,根据各镇(街道)规模及人口数量分别设置1-3处公墓,每处不少于30亩土地,全区共设公益性公墓30处。专业规划设计单位分别设计、区农村公益性公墓指导专家小组综合评审、区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一系列程序保障各公墓建设质量,并预留可持续发展用地。
为充分发挥区级公墓的示范引领作用,区民政局在兰园公墓新建了骨灰存放墙,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在全区选定五个试点镇(街道),明确其民政办为公墓建设的责任主体,并实现通水通电,门楼、道路、桥梁、绿化、围墙、雕塑、公厕等设施一应俱全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区新建公益性公墓墓穴近7万座。
规范管理,推进公益性公墓长效建设。
盐都区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全区30处公墓的督查任务交由区殡葬协会负责,另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全区散葬坟墓迁移进新建公墓内。每年初,该区政府与各镇(街道)、各镇(街道)与村(居)分别签订殡葬改革目标责任书,将公益性公墓建设与管理纳入年度重点目标任务进行考核,并将散坟整治作为阶段性工作进行单项考核,跟踪督查,倒逼责任落实。此外,该区还注重执法监督工作,加强殡葬服务队伍建设,对新建公墓开展定期巡查,并层层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奖励有效举报的当事人。
加大投入,高标准建设区殡仪馆。
自2009年起,该区先期投入1300万元,建成了面积达2300平方,融常规服务、火化间、告别厅于一体的基本殡葬设施。
今年初,该区再度计划总投入2800万元,实施殡仪馆二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新建综合服务楼、校验大厅和办丧守灵等殡葬设施,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努力将该馆建设成为融服务引导、入殓火化、休息等候、追思告别、守灵办丧等分区合理、功能齐备的现代化殡仪馆,切实保障群众多样化的办丧需求。
编辑: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