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在制度创建、政策引导、宣传推动等方面不断创新,注重实效。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后,省民政厅就举办全省学习贯彻专题培训班,深入学习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抓落实。 何波摄
省民政厅厅长 段林毅
8月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省委、省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贯彻落实中央殡葬改革精神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改进党风政风民风、加快美丽富饶湖南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殡葬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逝者为大”、“慎终追远”等对逝者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寄托,作为特定的价值取向,影响深远。大家熟知的“火葬”最早见诸先秦史籍,《墨子·节葬下》说“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随着汉代佛教传入,火葬逐步扩大到民间,唐宋逐步发展,南宋广为盛行,老百姓“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火葬逐步成为与中华传统美德相衔接的先进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1956年毛泽东等151位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签名倡议身后实行火葬,不保留遗体,不建坟墓,掀起了全国第一次殡葬改革高潮。1983年,针对改革开放初期各种丧葬陋俗,中央及时转发民政部党组《关于共产党员应简办丧事、带头实行火葬的报告》,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参与殡葬改革,掀起了第二次高潮。199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殡葬管理条例》,殡葬步入法治化发展轨道,掀起了第三次高潮。从历史的经验和各地实践看,每次高潮的掀起,最主要的是我们遵循了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的正确路线。
我国殡葬改革的历来方针是坚决依靠群众,积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丧葬陋习,节俭办丧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既涉及政治精神文明的优化,又涉及生态文明的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尤为重视,针对近年来部分党员、干部违规土葬、滥占耕地、攀比成风、重殓厚葬,甚至在丧事活动中大搞封建迷信、大操大办、借机敛财、修建大墓豪华墓等不良现象,去年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今年初又时隔17年后召开全国第四次殡葬改革会议,再次号令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破除当前不利局面,树立文明节俭办丧事新风尚,主动投身殡葬事业改革,必将掀起全国第四次殡葬改革新高潮。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殡葬事业改革,在推进“四化两型”中,制定专项控制规划,实施绿色惠民制度,全省新建和改建殡葬设施600多处,火化区火化率由2004年20%提高到2013年的52.8%,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节约生态资源,改善自然环境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世俗观念影响,我省仍存在“死人”与子孙争资源,“生时分级别,死也不平等”,大兴殡葬奢靡浪费、劳师动众等不良风气,严重浪费土地资源,败坏党风政风民风,影响党委政府形象。此次我省出台的《实施意见》,不仅贯穿中央殡葬改革决策精神,而且立足湖南发展实际,从弘扬先进湖湘文化层面,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在“殡”“葬”“祭”“宣”四个领域,带头向“千年旧俗宣战”,深入整治殡葬陋俗中的隐形腐败和“四风”突出问题。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搞好殡葬改革根本是制度建设,关键是党员干部带头。湖南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全国第四次殡葬改革会议及我省《实施意见》精神,主动投身新一轮殡葬改革热潮。要当好倡导者,带头执行《实施意见》,死后不开追悼会,倡导火葬和生态安葬,鼓励捐献遗体器官,不搞大操大办,特权特办,劳民伤财。要当好宣讲者,带头宣传殡葬改革,加强对亲戚、朋友和周边群众的教育引导,及时劝阻不良治丧行为,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倡导树立文明节俭新风尚。要当好执行者,优化殡葬事业规划,完善殡葬改革政策,改善殡葬基础设施,加大惠民补贴力度,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志愿参与。要当好监督者,建立对党员、干部大操大办、乱埋乱葬、违规建墓等行为强制执行制度,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切实革除殡葬陋习,狠刹奢靡之风,根除隐形腐败,端正党风政风。
旧俗当破,新风当立。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带头推动全省殡葬事业改革,主动投身全省“四化两型”建设,为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集锦
永州市: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大力规范殡葬秩序,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系列文件,成立处置殡葬突发事件指挥部,整治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院内、城市主次街道两侧搭设灵堂治丧行为,治丧期间在城区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唱孝歌行为,以及在城区内抬棺游街、出殡沿途丢撒冥纸、耍龙舞狮以及送葬车辆、花圈排长队行为列入了整治范围。经过整治,全市城区火化率由1998年的12%提高至去年71.41%。
望城区: 扎实开展“三沿六区”无坟化治理工作,先后平毁违规墓葬2518座,销毁龙头杠具2760副,恢复了谷山森林公园原有的生态环境,完成火化率100%的工作目标。
津市市: 建立健全民政、街道、社区三级殡改工作网络体系,聘请殡改信息员250名,快速反馈信息,强化综合执法,先后查处违规办丧事件350多起,全市殡葬火化率连续28年达100%。 (陈林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