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聂金秀 鄞柱平 记者罗勉报道 近年来,汕头市澄海区紧紧围绕生态殡葬主题,大力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殡葬”理念,实施惠民优惠措施,不断完善殡葬设施配套,促使殡葬新观念深入人心,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自2000年以来,连续13年全区遗体火化率均达到100%,2013年,骨灰海葬率达到了68%。今年初,该区民政局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殡葬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一、注重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典型实例的示范作用,组织开展殡改工作示范镇(街道)、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分片选取1个镇(街道)、每个镇(街道)选取2至4个村(社区)作为示范创建点,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区殡葬改革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的带动作用,通过发放推进殡葬改革公开信、召开村(社区)老年人协会会长座谈会、组织老年人协会会长参观火葬场等形式,做深做细德高望重人物思想工作,取得老龄群众对殡葬改革工作的理解,使“遗体火化、骨灰撒海,丧事简办、福荫子孙”观念在老年人心中深深扎根。
二、注重严把“三关”。开展退坟还林、退坟复耕复绿行动,大力推进殡葬无害化、生态化和无坟化。一是把严乱坟清理关。对国道324澄海段及零散分布于居民住宅区3万多口乱葬坟墓进行全面摸查登记,限期迁徙;对逾期没有迁徙的及无主的坟墓,按属地原则由各地殡葬管理监察队包干负责清理。二是把严遗体火化关。按100%的要求向各镇(街道)、各村(社区)下达遗体火化任务,对全区进行分区划片,建立管理责任网格。三是把严骨灰处理关。出台措施规范骨灰管理,打击骨灰二次土葬违法行为;大力推进骨灰处理生态化、无坟化,积极倡导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绿色新型葬法;出台倾斜性政策,发挥利益导向作用,加强海葬配套服务,引导群众积极选择海葬,减少白化污染,节约土地资源。
三、注重为民服务。一是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先后筹资改建修建占地15.6亩的南峙山火葬场,铺设长1.3公里、宽6米的水泥火葬场车道,购置3台设备先进的火化炉和15辆殡仪用车。积极规划建设占地15亩的骨灰海葬纪念碑及配套设施。二是减轻群众殡葬负担。出台殡葬惠民政策,自今年1月开始,减免辖区户籍人口的部分殡葬服务费310元,年减轻群众负担150万元。三是加强行业服务管理。健全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监督“五公开”制度。加强殡葬管理所、殡仪馆、火葬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促进殡葬服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四、注重目标考核。由区政府与有关职能部门和镇(街道)、镇(街道)与村(社区)分别签订殡葬工作目标责任书。把殡改工作纳入镇(街道)年度考核目标、纳入民政工作考核目标、纳入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并建立自查、抽查制度,狠抓跟踪、检查、督办工作。成立区、镇两级殡葬管理监察队伍,在通往土葬的必经山道设置闭路电视,及时制止违规土葬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