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千余摄氏度的火化炉,苏州市殡仪馆的火化工每天要连续工作近8小时——
高温里,送别逝者
昨天,苏城室外温度35摄氏度,苏州市殡仪馆火化间的温度却高达42摄氏度。10名殡葬工人在高温的“烤验”下,用心为逝者送行,用汗水谱写了一曲平凡而感人的劳动者之歌。
7:15 开启火化炉980℃高温烘烤火化工
上午7时15分,记者走进火化间。这时,火化工陆陆续续上班,正在准备火化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年中,夏季是最难熬的日子,火化炉内温度特别高。”火化工杭云明说。只见他手动调节炉内风压大小,火势一下子旺了起来,仪表显示炉内的温度980摄氏度,迎面炽热的火光烤得他脸色通红,汗流浃背,他却一丝不苟地观察炉内情况,汗水顺着他的脸颊一滴滴地落下。
杭云明告诉记者,火化工每天上午8时上班,但他们7时多就全部到岗了。因为火化工作看似简单,其实责任重大,误差率必须为零,所以要有足够的时间做好火化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另外,他们每天在炉前工作近8个小时,除了午饭时间外,其它时间都寸步不离地守在火化炉前。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自己都不知道衣服会湿多少回,但每天起码要喝三大壶水。
8:30 送别第一个逝者
体质决定火化所需时间
上午8时30分,第一具需要火化的遗体被工作人员用平板推车推进了火化车间。大学生火化工杨小东首先核对了遗体信息,再将平板车固定在火化炉旁边,之后,小杨从储物箱中拿出写着黑色“奠”字的黄色耐热布铺在火化炉的耐火板上。“耐火板上的温度很高,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逝者的遗体在进入火化程序前不被耐火板上的热量所破坏。”小杨说。
之后,小杨将逝者的遗体从平板推车中安放到火化炉的耐火板上。“动作一定要轻!”小杨说,由于遗体不是普通的硬物,在抬起的过程中人很难发力,再加上遗体本身的重量,所以要小心翼翼地安放。遗体安放完毕后,火化炉的耐火板在小杨的操作下,缓缓地通过滑轮进入火化炉中,炉门也关闭了。“每位逝者生前的体质不同,所以火化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平均火化一个逝者所用的时间在40到50分钟之间。”小杨介绍说。
10:00 火化间“高峰”火化工的衣服湿了又干
时间不知不觉指向10时,被送往火化车间的遗体也越来越多,小杨和同事们一起将一个个逝者的遗体安放到火化炉的耐火板上。此时,火化车间的10台火化炉同时运转起来。
这时,火化车间内的温度也随着升高。记者额头上的汗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地流淌下来,眼睛都很难睁开。而小杨和同事们身上的工作服也早已湿透,从浅蓝色变成深蓝色。记者注意到,车间墙壁上挂着的温度计指针已经指向42摄氏度。
随着火化炉上提示音的响起,逝者的遗体已经火化和冷却完毕。小杨走到火化炉前,随着炉门的打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瞬间让人有窒息的感觉。而小杨顾不上这些,开始用工具在耐火板上收集逝者的灵骨。装袋完毕后,再次核对逝者的相关信息,然后将灵骨安放进事先由家属挑选好的骨灰盒中,再向骨灰盒里放入袋装的防腐剂,骨灰盒由工作人员交给等候的家属。此时小杨湿透的衣服已被烘干。
“每天最想的就是下班后马上洗个澡,然后痛痛快快睡一觉。”小杨说。
上一篇
应城生态安葬将获费用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