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殯葬服務之爭本質上是“道德之戰”

 1月19日,本報題為“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的深圳標准:死在深圳就是深圳人”的報道引起廣泛影響,包括人民網、騰訊、深圳微博發布廳、深圳新聞網和各區門戶網站紛紛轉載此文,深圳在殯葬改革方面的創新實踐引起網民的熱烈討論。然而當初,政府惠民政策落地時,卻曾經遇到一些利益團體的阻礙。經過深圳民政人的不懈努力,殯葬改革才得以順利推行。
  對於很多人來說,第一次面對親屬去世的狀況時會感到彷徨無助。可少數殯葬企業、中介機構卻趁機搶尸源、巧立名目和虛高價格從中謀利,這些做法讓喪屬感到雪上加霜。當政府推行公益殯葬服務“迎面撞上”傳統市場利益,殯葬服務之爭就無可避免。流行市面的“七個謊言”恐嚇喪屬﹔更有甚者,殯儀館的司機、工作人員,甚至館長都受到過他們的攻擊。
  “我們必須勇於擔當,必須實實在在去推進,因為我們站在道德高地,代表廣大市民的根本利益。”市殯管所負責人說。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民政工作是“菩薩事業”,深圳在殯葬事業領域推行的公益化改革,不僅是對民眾的大愛,更是新時期“深圳質量”在社會領域發展的體現。
  公益殯葬引發“義利之爭”
  近日,李女士的親人剛剛去世,就接到“殯儀館工作人員”電話,聲稱可以提供“一條龍服務”。等對方來了以后,一個枕頭近百元,一條被子幾百元等等,七算八算要價高達2萬多元。到了殯儀館,她才知道原來所謂的“工作人員”是中介代理。
  深圳平均一年1.3萬具遺體,有正規注冊的殯葬服務機構就有30多家,還不包括沒有注冊的“黑中介”。“市場隻有這麼大,公益殯葬動了傳統中介市場的奶酪,以前過度市場化的后遺症就是現在行業不規范,企業對利潤的追逐,就出現了坑害百姓的事情。”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部分中介常常惡性競爭,巧立名目、虛高價格,冒充殯儀館工作人員誘騙群眾。
  這些糾紛表明看似市場之爭,其實質則是義與利的較量,是一場道德之戰。
  “殯儀館目前四成多的業務是中介代理的,他們能為喪屬提供個性化正規服務我們是歡迎的,不要欺騙市民是最起碼的底線。”市殯管所負責人說。政府服務不可能包打天下,社會服務是有益補充。而在此過程中的較量,也是殯葬行業在發展中構筑道德底線,最終隻有堅守道德和精神高地,按照正義和良心做事的企業和中介留下來,讓殯葬服務業走上有質量的發展道路。
  深圳質量不僅僅是“排頭兵”, 更是指引破解難題的路徑。深圳殯葬改革隻要堅持核心內涵就是堅持質量引領,把發展質量放在第一位,它是深圳在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機部分,就代表了城市和人民全面發展,更代表了社會的全面進步。
  帶上火眼金睛,識破七個謊言
  記者連日調查發現,黑中介和殯托蒙騙喪屬的理由,有不少聳人聽聞的,有七個謊言需格外注意,隻要市民廣為傳播,上當受騙的情況就會減少很多。
  一、殯儀館收費高,服務公司收費低?
  中介說法:深圳殯儀館是國有單位,成本高,收費也高。服務公司是民營企業,經營靈活,成本低,所以收費也低。
  記者調查:深圳殯儀館提供的基本殯葬服務為免費服務,選擇性服務執行政府指導價,殯葬用品通過公開招標採購,隻在進貨價的基礎上加價30%銷售(政府文件批復銷售價差率可達40%),銷售時標明“招標價”、“銷售價”,一清二楚,公開透明,隨時接受社會監督。殯葬用品以中低端為主,比外面普遍更便宜。相反,社會上某些服務公司利用信息不對稱,家屬不了解情況,巧立名目,虛高價格,隨意開價,收費遠高於殯儀館。
  二、殯儀館沒一條龍服務,隻有服務公司做?
  中介說法:深圳市殯儀館不做服務,所有服務都由他們做,殯儀館沒有一條龍服務,隻負責辦理業務。利用家屬不了解殯葬故意用一些很模糊的詞匯讓家屬不選擇殯儀館服務。
  記者調查:殯儀館提供全天候多樣化的一站式服務,包括殯葬儀式咨詢、策劃、組織以及上門等一條龍服務,市民可自由選擇個性化的服務或單項或套餐服務,每項服務明碼實價,不搞捆綁銷售、搭便車服務,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三、殯儀館晚上不接運遺體?
  中介說法:深圳殯儀館晚上休息不接運遺體。遺體隻能先停放醫院太平間,以此拖延遺體移交並要求家屬在醫院做好遺體洗身、穿衣服務,高價售賣壽衣及其他喪葬用品。
  記者調查:深圳市殯儀館遺體接運、遺體防腐保存兩部門全年24小時無休,提供遺體接運和保管業務。家屬隻需要直接撥打28444444,28755444,28756444電話,殯儀館會安排有關服務。
  四、遺體火化給紅包可插隊,不然當天可能拿不到骨灰?
  中介說法:遺體火化需要排隊,如果不認識人或者不給紅包將需要很長時間才可以安排,於是家屬為了讓親屬早日安頓好,不得不掏紅包給中介去“打點”。
  記者調查:市殯儀館是按照遺體告別先后順序安排遺體入爐火化,並承諾所有當天火化遺體均可以由家屬領取骨灰,紅包基本是進了中介口袋。而且殯儀館在火化部門口通過LED顯示屏與電腦連接,可以知道遺體火化及骨灰收集有關情況。
  深圳殯儀館是拒收紅包單位,每辦完一單喪事就會有電話回訪,有沒受到刁難,有沒人收取紅包是重點詢問內容。
  五、給紅包才能看遺體火化和骨灰收集?
  中介說法:如果家屬給紅包可以全程觀看遺體火化及骨灰收集,建議家屬親眼看著比較“放心”。
  記者調查:深圳殯儀館目前引進了6台揀灰爐,該種爐型及有關設備可以讓家屬觀看遺體火化及親自參與骨灰收集工作,隻要您願意就可以去看,給紅包才能看的說法純屬騙人,大家不要相信。
  六、幾具遺體一起火化,每個人分一點骨灰?
  中介說法:如果不給紅包疏通或者不認識人,殯儀館會將幾個人一起火化,每個人分一點骨灰。
  記者調查:深圳殯儀館是一人一爐的操作制度和爐膛一具一清理的管理制度。而且一個火化爐尺寸也不可能同時容納兩具或者以上遺體火化。
  骨灰是通過1000度至1300度爐溫火化的產物,對於家屬來說是無價之寶是精神寄托,但對於殯儀館來說沒有任何價值,所以無需扣留逝者部分骨灰,根本無需給什麼紅包。
  七、1830元政府補貼變“優惠讓利”?
  中介說法:就像一位家屬所言,平時不關注新聞,也不知道有基本殯葬服務免費。中介一口氣承諾給個“大折扣”,很多就信以為真。而且很多時候被描繪成,隻有中介參與才能得到這種優惠。
  記者調查:2012年6月起,市政府對於在深圳去世並在深圳火化的遺體無論戶籍實行基本殯葬服務免費政策,免除遺體接運、遺體保管3天,簡單告別室、遺體火化、骨灰寄存10年的免費政策共免除基本殯葬服務費1830元,這些項目免費並非是中介公司給予優惠而是政府的普惠政策。
  新聞 短評
  讓殯葬業成為淨土,還在路上
  過度市場化的后遺症之一,就是無序競爭。而今,如何使政府惠民政策讓老百姓知道,卻成了一個大難題!習慣了行業暴利、習慣了喪屬忍耐順從,這些逐利的機構和企業已經忘記縮手,坑蒙拐騙喪屬的事情仍然屢見不鮮。
屏蔽此推广内容  就像深圳市殯葬協會前秘書長張耀文曾對媒體上說的那樣,這些所謂的“黑中介”卻有著“白身份”。其中許多都是經過審批、發了証的,但批的只是銷售經營權,許多公司打的招牌都是某某文化公司、資深策劃之類的。
  從另一個側面看,受惠於基本殯葬服務免費的群眾逐年增多,“黑中介”暴跳如雷毆打殯儀館工作人員,意味著深圳給予這個不規范市場的空間越來越狹窄,坑害百姓發死人財的好日子已經到了盡頭。
  對普通百姓來說,“紅包文化”也應該主動丟棄了。市殯儀館對收紅包是“零容忍”,而且通過每一單都回訪的機制來保証落實。既然這樣,告訴你要送紅包才能辦事的一定是騙子。喪屬要參與到行業建設中來,讓殯葬業成為一塊真正的淨土。(記者 管亞東)

(責編:張婷、李粼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