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晚报记者来到市殡仪馆,体验火化工的辛劳
湘潭在线8月17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唐岱)8月7日,湘潭的高温天气仍在持续之中,可湘潭市殡仪馆内火化接运部的工作人员,却一直坚守在高温焚化炉旁。这些送逝者走完最后一程的火化工,在高温下承受着怎样的辛苦?当天清晨,湘潭晚报记者专程来到这里,体验火化工的辛劳。
78℃下操作观察火化炉
火化接运部主任左朝辉告诉我们,每天清晨6点,湘潭市殡仪馆火化接运部的工作人员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按照习俗,逝者选择出殡的时间多在上午,讲究在午时前“入土为安”,因此,每天上午是火化接运部最为忙碌的时候。
当天上午10点,29岁的火化工人夏树刚将遗体小心翼翼推进火化间内,然后和同事一起将逝者抬上双向进尸车,随着链条的转动,遗体缓缓进入火化炉内。
几分钟后,炉内温度逐渐升高,我们明显感到室内温度也开始上升,我们的额头上开始渗出汗水。可夏树刚已习以为常:“这还只开一个炉子,4个炉子全开的时候,火化间内就像个大烤炉!”
遗体的焚化时间需要4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期间,夏树刚一直都守在炉子旁,每隔5分钟查看一次火炉的油量和温度,并打开炉盖用4米长的铁耙进行翻动。“这是为了充分燃烧,许多随葬品因为堆叠在一起很难烧干净。”夏树刚解释。
炉盖打开时,我们带着手套用温度计在炉盖口测量温度,炉盖外30厘米处的温度高达78℃,夏树刚就是在这样的高温下操作观察火化炉。
工作完,汗水将浅蓝色衣服浸湿成深蓝色
上午10点30分,灼人的阳光直射进火化间,加上炉子持续散发的高温,经测量,室温已经达到44℃。热得浑身乏力的记者不得不喝下夏树刚原本为自己准备的藿香正气水;而身着长裤、带着帽子和口罩的夏树刚也已经浑身都被汗水打湿,但他始终保持着5分钟在炉内翻动一次的频率。
“天气再热我们也得按时完成火化,不然一不小心就会耽误逝者下葬的时间;尊重逝者一直是殡仪馆员工的职业操守。”夏树刚说。
上午10点40分,夏树刚将已经完成火化的遗体骨灰送入冷却柜;待骨灰冷却后,他又小心将骨灰一点点盛入骨灰盒内。此时,火化的整个流程完成,夏树刚才得以走出火化间休息片刻,而他身上浅蓝色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全部浸湿,变成深蓝色。
谈及对这个岗位的感想,夏树刚笑着说,他是在2010年机缘巧合下进入殡仪馆工作的;此前他在大学里主修经济学,并在销售岗位上干过两年。他说:“在这里送逝者最后一程,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也打算一直干下去。”
上一篇
尉健行同志遗体在京火化下一篇
鲁琦调研殡葬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