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京津冀三地签署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养老

养老“跨区域” 破解身份户籍障碍

 

多个方面做好政策制度对接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京津冀三地10大重点领域合力发展:

 

共同搭建区划地名管理服务平台

 

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

 

共同建立社会组织协同管理与合作扶持机制

 

共同建立省际间救助工作协同联动机制

 

共同构筑区域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共同建立殡葬服务管理协调联动机制

 

共同推进城乡社区服务协同发展

 

共同推动优抚安置工作合作

 

共同助推公益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工作协同发展

 

共同创建社会工作协同联动发展模式

 

京津冀三地将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和户籍障碍,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救助补贴等方面做好政策制度对接。这是近日从《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现场传递的信息。“协议”中包含的利好内容还有很多,今后,三地民政部门将在十大重点领域展开合作,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养老:跨区域养老

 

在养老服务业方面,三地将积极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开展跨区域购买养老服务试点,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和户籍障碍,谋划建设养老服务产业园,鼓励有实力的养老企业走跨区域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道路。

 

救助:跨区域合作

 

建立流浪乞讨人员中长期滞留受助人员的异地安置和流浪精神病人异地救助的合作模式。

 

建立困境未成年人专业化社会保护工作的合作机制,形成安置工作互助和安置资源互补共享。

 

三地将完善跨区域户籍人口救助工作,建立“救急难”异地转办及三地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的救助对象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共享机制,合力破解异地核查难题。

 

合力加强区域殡葬文化建设,倡导文明殡葬新理念,推动海葬、树葬、墙葬等绿色生态殡葬新模式。

 

建立协同配合的殡葬联合执法模式,共同解决跨区域的矛盾纠纷和违法问题。

 

殡葬:绿色优质服务

 

三地将搭建殡葬管理和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公示相关机构、政策制度、收费标准、服务项目、监督投诉热线等,深化殡葬宣传引导和公开透明。

 

建立跨地域的殡葬服务联合体系,推动殡葬行业组织之间的合作,拓展殡葬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发展的合作渠道,实现多元化服务供给。

 

三地将落实社会组织有序疏解任务,对于从北京外迁到津冀两地的社会组织,三地协同配合,提供及时周到的管理服务。

 

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作机制和信息通报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特别要加强三地社会组织合作的相关政策制度对接及创新创制,消除壁垒,拓展合作空间,激发合作活力。

 

培育扶持三地社会组织协同发展,倡导有实力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建立发展联盟,实施集团化、连锁化运营。

 

社会组织:协同配合

 

三地将建立区域灾害信息共享机制、灾害援助保障机制和减灾宣传联动机制。

 

 

合作构筑区域性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在抢险救援、救灾储备资源异地调配、灾害应急演练、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灾害信息员志愿者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立常态化合作新模式。

 

防灾减灾:信息共享

 

三地将搭建区域内城乡社区建设工作交流互动机制,建立跨区域的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制度和支持政策。

 

建立区域化社区服务协同发展新业态,助推社区服务机构、服务商、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资源良性互动。

 

协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应用向农村延伸,做好流动人口的民主权利保障。

 

 

本季热卖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