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漫天要价的不仅是那些中介,有的地方民政部门恰恰最会赚“死人钱”,一些地方深受公众诟病的“白色腐败”,政府相关部门就是其中的最大黑手。就如深圳市民选择相信中介,也不是他们太好骗,而可能是他们并不相信殡仪馆,他们认为殡仪馆的收费会更高,这也是相关部门的公信力欠缺所致。而有很多中介还在殡仪馆大门口假冒殡仪馆工作人员招揽顾客,这样的行为让人想起医院的号贩子,就不知道殡仪馆为何没人出来管管?是否像一些医院号贩子一样,在殡仪馆内也有他们的内应?
要能破除殡葬行业乱象,要能明确基本殡葬服务公共品属性,深圳在这方面做得本来不错。如根据测算,在现行福利政策下,深圳市民办丧事的费用平均下降近40%,一个简单体面的葬礼全套下来也就是千元以内,为国内同类城市最低。此外,根据相关计划,深圳市特困群众几乎可以不花钱就完成身后事。但这些殡葬馆大门口的中介,却如同苍蝇一样,来“打劫”死者家属的钱包,让死者的最后一程走得并不轻松。
这些提供殡葬服务的公司,不仅守在殡仪馆门口,还活跃于医院,很多地方,他们神通广大,谁家死了人,他们能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到死者家中与死者家属“洽谈业务”。
要让殡葬业步入正轨,首先需要破除殡葬业垄断,让殡葬业能充分市场化,让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从而优胜劣汰,促进殡葬业良性运转;其次,政府部门要能担起自身职责,要能做到基本殡葬服务免费,这也是在保障民生;另外,应该加强监管,规范市场,不能任由殡葬服务市场野蛮生长。就如殡仪馆门口冒充殡仪馆工作人员的中介,这些人破坏了相关部门的形象与公信力,损害了公众利益,不能任由他们任性妄为下去。
让逝者能体面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这是对公众最好的交待。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不应该只是清明节才关注这些问题,这不仅是清明节问题,而是任何时候都可能存在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