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安葬环境应更人性化,节地生态安葬让逝者走得更有尊严

近年来,国家层面指导意见的颁布,节地生态安葬率有了进一步提升,民政部101研究所研究员肖成龙表示,在加大推行力度的同时更要注重方式方法。“以前,节地生态安葬有点‘雷声大雨点稀’的意思,响应者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肖成龙说,但随着国家层面不断重视,各地方政府颁布相应的生态奖补政策,近年来,节地生态安葬率有了持续性地提升。

生态葬

2018年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骨灰格位存放、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比要达到50%以上。肖成龙认为,这一要求一改以前片面追求火化率状况,将节地生态葬率作为各地考核标准,真正能使这一措施落到实处。

肖成龙说,“目前节地生态安葬推广存在一定问题,很多人对奖补其实无动于衷。”针对这一问题肖成龙认为,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更加注重方式方法,不能仅仅是粗暴地推广、要求落实,要因势利导而非禁止堵截。“规定要执行,但有的时候更要‘以德治理’。”

另一方面,安葬条件要不断改进。如果仅仅是简单的集中安葬,不方便祭拜,很可能引起反弹。因此要加强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安葬设施建设,使安葬环境更加人性化,让每个人走得更有尊严。同时,墓园要建设得庄重优雅像公园一样,把这个墓园打造成可以休闲、放松的地方。

此外,他还强调,要注重节地生态安葬的信息化发展。近些年政府不断提倡网络祭祀,一方面祭祀高峰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网上祭祀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便于随时随地缅怀故人。“在鼓励大胆引用科技创新的同时,更要提倡的是,在悼念故人时怀念其优秀品德,最终也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正如于光远先生生前所言,人类的文化无外乎生存文化和死亡文化。”肖成龙说,人从自然中来,最终也回归自然。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文关怀型、科技创新型、公益惠民型、文化传承型的节地生态安葬模式,能够让人们更加重视对于故人精神品质的传承。


本季热卖公墓
  • 北京市天寿陵园-昌平墓地
    天寿陵园背靠与明十三陵一脉相承气势磅礴的天寿山,前望京华平川
    • 9800
    • 满10万减2999元
    01
  • 地处京城中轴线正北,倚太行燕山,傍潮白永定,与明长城相交。园内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天然的大氧吧
    • 12000
    • 满10万减2999元
    02
  • 民政直属陵园,与国家森林公园接壤,园内植物539种,绿化面积达80%以上
    • 51600
    • 电话咨询优惠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