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人们“厚养薄葬”,选择少花钱、不占土地、不耗资源、没有污染的生态殡葬方式,是解决我国殡葬困局的最有效路径。3月26日-28日,记者在无锡、扬州、南京等地走访发现,过去很小众的“绿色殡葬”,虽步履艰难,却如阵阵春风正徐徐吹来。
【镜头一:南京】
可降解式树葬,一寸地不占,一分钱不花
“安葬进功德园,可以不花一分钱。”南京雨花功德园负责人阮峰告诉记者,现在选择可降解式树葬的市民,1500元的落葬费和可降解骨灰盒全免,这是一种不留骨灰、不留名、不留碑的彻底生态葬式,后人可到集中安葬点“思园”祭祀。如同一座大花园的思园里配置了一台电脑,详细记录了每一位逝者的资料和家属前来祭扫的纪录,“从葬到祭,彻底生态。”
3月28日,记者在功德园巧遇前来祭扫先父的杨淮昌一家五口,他是南京第一批选择可降解式安葬的丧户,“父亲是做地质工作的,百年后回归泥土,是他的遗愿,我们子孙每年来祭扫时都为父亲的选择感到骄傲。”
4年前,南京雨花功德园引进了西班牙生态殡仪公司的一种可降解式生态树葬:将特殊材质的骨灰盒深埋于树下,不做标记,不留坟头,3个月后自然分解,融入土中,土地又可重复使用,费用低,不占地。
目前,南京已有数百位逝者选择这种方式,花坛葬、壁葬、树葬等节地葬在功德园占近50%,高于全省10%的比例。
【镜头二:宜兴】
骨灰楼一开放,墓园就关闭,节地500亩
26日上午,记者来到名为“归真园”的宜兴殡仪服务中心。这里的多种骨灰安置方式,正好展现了当前我省殡葬改革的脉络。
远眺山峦,占地至少1平方米的传统墓碑围绕着山体开发了一圈又一圈;山脚下的平地上,铺排开不少书本式的贴地墓碑;一些小树苗下静静卧着一些小墓石;墓园的中心,是一座仿古建筑高楼,这是兴建中的骨灰楼。
“从大到小,从立到卧,从保留到不保留,这差不多就是近年来宜兴人对墓地的大致选择了。”该市殡葬所所长都国松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群众还是选择传统墓地,不过选择树葬、花坛葬等节地方式的正逐年增多。像书本式贴地墓,只要2800元一个,价格是传统墓地的十分之一不到,面积也大大减少。这对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9亩的宜兴来说,意义非同小可。
更重要的是,正在兴建的大型“骨灰楼”一投入使用,一旁金鸡山上的公墓将全面停售,市民只能选择节地葬或骨灰寄存。“山上一个0.9平方米的墓地,要2万元,甚至更高,而且以目前的开发速度,还剩的60多亩地,用不了3年就将告罄。而骨灰楼占地仅10亩,却可安置骨灰5万具,免费提供给居民,可持续使用25年,可节地500亩!”都国松说。
“2014年,宜兴14个镇都要建一座骨灰楼。”该市民政局副局长戴亚芳介绍,今后,宜兴将不再新建扩建公益性公墓,各镇原则上只保留一处公益性公墓,其余墓地全部关闭,并绿化覆盖和生态修复。
【镜头三:武进、扬州】
骨灰堂转入地下,让逝者入土为安
骨灰堂和传统墓地安葬占土地比为1:300,节地效应非常可观。如何让人们接受骨灰堂安置,武进、扬州作了有益的尝试。
位于常州武进区淹城西路上的淹西陵园,既是人防工程,也是地下陵园,占地2万多平方米。记者沿着楼梯走进地陵,看到长廊两边墙壁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存放骨灰盒的小格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陵共设有22个骨灰存放区,总计可存放骨灰盒15万只。
扬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潘小宁介绍,扬州正在建设下沉式“地下陵”,这种方式符合老百姓“入土为安”的习俗,可谓节地和民俗两者兼顾,两全其美。这座“地下陵”2014年将投入使用,可同时安放4万具骨灰,外型就像一个丘陵地带的高尔夫球场,环保和美观融于一体。
记者在扬州茅山公墓遇到的市民韩德庆说得非常好,丧葬高消费是做给活人看的,为了子孙后代,可以适可而止了,“别再往九泉之下送这送那,还是用质朴的心去怀念先人,也为自己省点钱、省点时间。”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事务处副调研员张汉平介绍,我省正在推行骨灰寄存由“入地”水平铺排逐步转为立体存放。苏南地区正由政府投资全面建设乡镇骨灰堂,苏中、苏北地区加强了散坟的深埋和平迁,逐步推进骨灰堂建设。但是,从棺葬到火化,中国用了50年才基本完成,“不保留骨灰”的二次殡葬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
“公益,应该是绿色殡葬的推动力和终极目标。在当前的过渡阶段,必须通过价格、舆论等手段进行引导。”张汉平介绍,据民政部门调查,我省普通家庭治丧用于殡仪、安葬、请客吃饭、做道场等事宜的花费在3万-20万元不等,已成为很多家庭的负担。为推动绿色殡葬,今后凡是选择绿葬的市民,火化和丧葬费用全免或享受补贴,立体式骨灰寄存保管费也将逐步纳入免费范畴,以通过一系列的殡、葬、祭优惠政策促进“绿葬”早日实现。
本报记者 唐 悦 宋金萍
作者:唐 悦 宋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