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庆阳市彭原乡刮起文明殡葬风 建成集中安葬区

 中国甘肃网11月11日讯 (通讯员 李鹏龙)农历十月初一“祭祖节”刚刚过去,相对于往年来说,今年笔者在庆阳市西峰区彭原乡看到,大部分人已经开始用更加贴近自然、更加文明的方式来祭奠自己的“老先人”,鲜花、水果、捐种树木代替了过去的香烛祭品、冥币纸扎。文明殡葬、文明祭祀的新风尚正在吹遍大地。

  近年来,庆阳市西峰区彭原乡大力倡导“保护耕地、革除陋习、文明殡葬”的新风尚,全乡利用缘边碎稍的废弃地或者山地开发建成集中安葬区8处,用于解决坟墓安葬问题。对于这一举措,群众一片拍手叫好,集中安葬区的建成不仅有利于保护耕地,更便于坟墓的管理和维护,而且增加了一条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途径,可谓一举多得。

  由于以往的殡葬陋习,在陇东广大农村地区过世的人基本上都是由家里人自主选择上好的“风水宝地”,在耕地里进行安葬,这样不仅占据了上好的良田,而且给耕种带来不便,导致可用耕地越来越少,让日趋紧张的耕地资源雪上加霜。甚至出现了一马平川的耕地上“遍地都是坟”的尴尬局面,给现代农业画上了污点。

  据彭原乡辖区内杨坳村负责人介绍,集中安葬区的筹建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和支持,群众也很赞成。在过去,尤其是上坟的时节,群众拿着香烛祭品、冥币纸扎到处跑,拜完这儿拜哪儿,留下的火花一不留神就会酿成火灾,由于村上干部职数有限,管了这里管不了哪里。每年的清明、十一都是他们最揪心的时候,生怕哪里发生火灾。现在建成的集中安葬区把坟墓都集中了,不仅方便了群众祭拜,而且便于管理,尤其是火源防控。相信随着集中安葬区的建设,大量的坟墓开始下山,耕地会逐渐恢复平整,现代农业生产将会在厚重的黄土地上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季热卖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