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3月30日电(记者周洪鹏)清明节将近,人们也开始着手准备去陵园祭奠先人、缅怀逝者。与此同时,很多陵园也打起了自己的生意经,纷纷举办各种活动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其中不乏数万元的高价墓地,让人慨叹“死不起”。
而今,殡葬服务市场的现状到底如何?为何人们纷纷发出“死不起”的感叹?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基本殡葬服务逐步完善
据了解,我国现在基本殡葬服务收费标准由政府定价,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价格监管,很多殡葬服务部门长期处于亏损和政府补充状态。民政部门也从本地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惠民殡葬政策,推动惠民范围从社会救助对象扩大到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
据云南省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成胜介绍,云南省自2010年起就对省内部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重点优抚对象等一次性发放火化补助1000元。截至目前,云南省累计已有2.2万多困难群众享受惠民补助。
据昆明市殡仪馆馆长瞿勤介绍,昆明市殡仪馆严格贯彻落实惠民政策,殡葬服务由发改委统一定价,针对全市的低保对象,收费标准为960元,低收入人群的收费标准为1300元左右,包括遗体冻冷藏、火化、骨灰盒等整套的殡葬服务。
除了基本殡葬服务由政府定价外,其他服务方面,则是按照市场的原则来进行的。“一些服务是丧属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的,殡葬服务也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瞿勤说。
民政部于2012年底发出的《关于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国火葬区全面建立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制度,基本实现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据悉,目前绝大多数省份都已经出台了惠民殡葬政策,有些地区更是免除基本殡葬费用,如果不额外选取特定服务,办好“白事”一分钱都不需要花。
在殡葬服务逐步完善的情况下,为何还出现“死不起”的争议?各地纷纷出现的天价墓地又是怎么回事?
面对高价墓地,作何选择?
目前,我国的墓地基本上可以分为公益性墓地和经营性墓地两大类。以昆明市为例,目前昆明全市有19家经营性墓地,而农村公益性墓地的数量则有189个。动辄数万元的“天价墓地”,基本都是经营性墓地推出的面向高收入群体的产品。
据悉,即使是经营性墓地,也都会有高、中、低档的墓地供选择。昆明宜良的青龙园就推出了2000多冢价格在千元左右的墓地,以满足低收入群体的需求。
昆明市民政局副局长朱树位说:“公益性墓地要承担起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收费的标准是按照国家规定来做,基本上只收取材料费;而经营性墓地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立的,因为不同的社会群体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位于昆明市高海公路七公里处的金宝山艺术园林是一家比较上规模的经营性墓地。在销售产品项目的公告栏上,军魂园、教师园、建勋园等分别为不同职业人群的墓地价位各不相同。
同时,金宝山艺术园林还推出了塔葬、壁葬、草坪葬、鲜花葬等生态墓地,这些低价位的墓地价格从2000多元到5000多元不等。在一处鲜花葬的墓地,陵园的工作人员介绍,逝者的骨灰罐就深埋在花坛下面,在流芳碑上刻着名字,十平方米左右的花坛可以安葬几十冢。
金宝山艺术园林负责人赵六寿说,像鲜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法既节约又环保,也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据统计,金宝山艺术园林的鲜花葬已经有50多冢。
应提倡厚养薄葬
业内人士表示,人们感叹“死不起”,主要是人们的传统观念在作祟,应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性的殡葬消费观。
云南金陵园副总经理林娜说,“入土为安”“逝者为大”这些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上对生命的尊重,很多人担心丧事办得不隆重、墓地的规格低会被人看不起,很丢面子。“可是,时代在改变,与其"厚葬"逝者,不如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生前的关爱上来。”
“人们的生死观念有时候还很落后很保守。”一位在陵园工作的市民说,“我们陵园附近有些果树,有些人就不吃树上结的水果,认为那不吉利。”
云南省民政厅副厅长胥廷义说:“几千年的固有观念不可能很快改变过来,殡葬改革的过程需要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我们还需要在社会上宣扬文明祭扫、生态殡葬的理念,弘扬厚养薄葬、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