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陕西考古研究院透露说,西安市的一处古墓群,可能跟秦始皇有关。
据介绍,考古人员2013年在西安市临潼区境内清理发掘了一处古墓群,距离秦始皇帝陵约5公里。他们推测,有可能是修建秦陵的工人墓。这个猜测是怎样得出的呢?
数以千计,应为城邑墓地?
“我们挖掘出的墓地,距离秦始皇陵不远。”陕西考古研究院公共考古部主任孙伟刚说,“我们一共挖出了45座秦墓,周围有上千座,这只是一小部分。”
墓葬群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马额街道办事处冢王村西南,在秦陵东边5公里左右。根据专家勘探,发现这些坟墓分布在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300米的一个区域。发掘的是其中面积为6500平方米的区域。共掘出墓葬50座,其中秦墓45座,汉墓1座,晚期墓葬4座。
孙伟刚说,去年当地的一个建设工程发现了墓地,他们随之发掘清理,只涉及这个墓地群的一小部分。“现在工作基本做完了。通过调查,我们确定了墓地范围。通过在它的几个边缘的勘探,我们判断这里的墓有上千座,可能有几千座。”
考古队通过对墓葬形制和文物的研究,发现它们的时代集中于战国到秦代的一小段时期。一般来说,墓地这样集中,都是某个城市的附属墓地。
“丽”字是否暗合史书中丽邑?
孙伟刚说,在陕西关中地区,秦汉墓地上千座的并不少见,而且发现的这些秦墓级别也不高,但出土的部分陶器上有“丽”字陶文,引起了他们对墓主人身份的猜测。
“史书上记载,当时修建秦始皇陵,设有一个陵邑,就是为了修陵而设立的城市,叫丽邑”孙伟刚说。文献记载,丽邑是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设立的,在嬴政陵墓的东边。丽邑里居住有修建秦陵的工匠和监管人员,也设置有军事机构。
“这个丽邑的规模应该不小,因为秦陵最多时候有70多万人在修,平时也有20多万人在修。”
孙伟刚说,正是由“丽”字陶文,他们猜测这一墓地从属于丽邑,墓主人是参与秦始皇帝陵建设的工人。
孙伟刚说,近些年秦陵周边发现不少“丽”字陶文,由此可推想,丽邑当时人口众多,包括制陶作坊,是秦陵建设物资的一个来源。
根据记载,许多关东六国的民众参与了秦陵修建。丽邑很可能设置军队,起到监工和震慑的作用。但这些秦墓的墓主到底是建造秦陵过程中的各类工匠,还是监工,尚未确定。
墓主都是平民?
至于这些墓葬是否能透漏当时修陵的信息,孙伟刚说,还没有进入到这个研究阶段。“墓葬形制出土文物显示,墓主都是平民。”
这些秦墓都是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墓道洞室墓,均为一棺结构、单人屈肢葬。孙伟刚说,现在看来,是很普通的秦人墓葬。“挖一个坑,地下掏一个洞,做成一个墓,人和随葬品一起放进掏的那个洞里头,而且是屈肢体埋葬,这是秦人的方式。另外,出土的文物里,陶器包括盆,管,釜,甑。也是战国到秦代的标准器物。”
孙伟刚介绍说,汉朝的墓葬方式跟秦朝有所不同。汉初,墓葬形制差不多,但随葬品就变为陶仓,陶炉,陶鸡等等;到了西汉中期,则是由斜坡墓道通向墓室。墓室也分出客厅,主卧,次卧,用砖来固定,比秦墓更复杂。
孙伟刚说,目前推测为秦陵工人墓“只能说是疑似。现在因为跟秦始皇有关系,所以大家对这个感兴趣,媒体都来关注。但真正说是不是,还要等进一步的证据。”
墓主人究竟是谁?是修建秦陵的工人?监工?还是另有他人。“丽”字陶文引发的猜测能否成为墓主人的定论,这些都需要科学的依据和科技考古的验证,我们将继续关注秦墓的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