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177861

他将一腔热血献给了殡葬事业

●当兵时屡次立功

 

任红成出生于1981年,初中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来到陆军第38集团军服役。在部队期间,他担任过警卫员、卫生员、物资保管员等多个职位,曾荣立过一次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谈及自己的立功表现,任红成坦言:“其实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上级交代下来的任务。”尽职尽责,任红成说得轻松,其实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在担任物资保管员期间,任红成每年都要多次来往于石家庄和保定之间,押运物资。这段距离其实并不遥远,普通客运列车不到两个小时就能走完,可是因为需要不断给其他车辆让道,原本就速度缓慢的货运军列却需要走整整一个星期。旅途漫长而艰苦,任红成当时乘坐的简直就是“闷罐车”:一个大铁皮车厢,没有窗户。夏天时,车厢内的温度接近60℃,一趟来回下来,人就像洗了桑拿一般。因为实在太热,一些战士在火车靠站后便迫不及待地去附近餐馆吃饭休息,而因为担心物资被盗,任红成却总是买来盒饭,一个人在站台旁吃。靠着比别人多一点的吃苦精神,任红成负责的工作,没有出现过一次纰漏,他也多次获得嘉奖。

 

●工作后积极主动

 

2013年7月,任红成退伍回乡,来到淮阴区殡仪馆工作。任红成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在常人看来有些忌讳的工作。去年7月,一位安徽籍货车司机在驾驶途中出了交通事故,当场死亡。由于事故过于惨烈,死者在送到殡仪馆后,身体残缺,面部更是惨不忍睹。得知儿子出了意外,远在安徽的父母赶来时已经悲痛欲绝。在看到尸体的惨状时,他们更是情绪失控,吵着要殡仪馆给说法。见家属情绪激动,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都为难起来。情况危急,任红成自告奋勇,来到家属面前解释。“你们的心情我们能理解,但死者遗体损坏,确实不是殡仪馆的责任,而是事故惨烈造成的。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让逝者走得有尊严……”就这样,劝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家属的情绪才逐渐平复下来,他们最终接受了殡仪馆方面的处理意见。

 

由于殡仪馆人手少,任红成除了接待家属外,还经常去现场处理遗体。2014年8月,在淮阴区丁集镇娘庄三干渠上,发现一具无名女尸。由于在河水里浸泡的时间过长,尸体已经严重浮肿。任红成赶到现场时,距离很远就闻到一股恶臭。到场的法医呕吐不止,打捞工作最终落在了任红成头上。“说实话,当时确实挺吓人,但我就是干这一行的,就算心里再怎么不愿意,也要上啊!”现场查看情况后,任红成想在竹竿上拴上绳索,将尸体套着捞上来。可因为觉得晦气,附近的村民都不愿意将竹竿借给他。无奈之下,任红成只能自己花钱买了一根竹竿。经过一番努力,这具女尸最终被成功打捞上岸。而完成工作后,任红成最终也控制不住,趴在附近呕吐起来。见此情形,连见惯了“大场面”的法医也为任红成竖起大拇指。

 

●潜心寻找寄存人

 

殡仪馆提供寄存骨灰的服务,多数人会在寄存到期前将骨灰领走下葬。可是,有一盒骨灰寄存在殡仪馆十几年,一直无人认领,这也成了任红成的一块心病。“我查阅了骨灰寄存人的资料,但留在上面的电话早已打不通了。后来,我又去资料上留的地址寻找,发现那里也已经拆迁。”虽然主动联系无果,但任红成没有将此事就此放下。

 

2015年1月,一个中年人来到殡仪馆,称自己父亲的骨灰十几年前寄存在这里,但他一直没有过来取,想问问现在还在不在了。由于时间过去得太久了,殡仪馆的其他接待人员都不了解情况,任红成却对来者的话十分敏感。他很快拿出寄存人的资料,与来者进行核实比对,最终确认他就是当时寄存骨灰的人。拿到父亲骨灰的那一刻,这个原本有些冷淡的中年人非常激动。他握着任红成的手,不停地道谢。“没想到时间过去这么久了,骨灰还能找到。其实,我来的时候已经不抱希望了。”任红成经过了解才知道,寄存完父亲的骨灰后,这位男子去了新疆。由于路途遥远,再加上各种变故,领取父亲骨灰的事也就此耽搁下来。

 

淮海晚报记者王舒

 

通讯员陶涛何涛

 

 

接生命的职业总是受人感激和欢迎,而为生命送行的工作却总与悲伤有关。虽然如此,退伍士兵任红成在殡葬行业一干就是三年。他用自己细致周到的服务,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家庭。

本季热卖公墓